網頁
(移至...)
首頁
華語文教學
東南亞研究
心理學的理論與應用
傳播與發展
關於我
▼
顯示具有
亞洲電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亞洲電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我看《晚孃下部:罪色》(Jan Dara: The finale)
›
自從前一次從博客來買電影預售票去看電影之後,我似乎迷上了這樣的模式,從南投縣魚池鄉遠道到台北、台中去看電影。在博客來訂票需要加收50元運費,相較於直接到電影院買票,可能只會有一點點兒的價差。這次我看《晚孃下部:罪色》(Jan Dara: The finale),這是 《晚孃上...
一個人的《瘋狂假面》(究極!!変態仮面,Ultimate!! Pervert Mask)和一群人的《繩氣娘子軍》(綱引いちゃった!,Play at Tug-Of War)
›
城鄉差距除了工作機會(經濟)和自然環境(生態)顯而易見的差距外,文化公民權也是城鄉差距可能面臨不平等的挑戰。在南投偏遠鄉區,如魚池鄉、仁愛鄉,一間戲院都沒有;最近的埔里鎮也只有一間戲院,偏遠鄉區消費者的電影選擇就變得很少、很少。在台北市卻有較多的戲院,上映著較多、較小眾的電影...
向《忠烈楊家將》(Saving General Yang)說《明天記得愛上我》(Will You Still Love Me Tomorrow?)
›
埔里的山明電影院的電影場次似乎存在著一種邏輯,比方說,它會將《航海王:Z》和《奧茲大帝》排在同一廳,因為國小、國中生們喜歡這樣有點魔幻的電影。今天我看了《忠烈楊家將》(Saving General Yang)和《明天記得愛上我》(Will You Still Love M...
泰國歌舞片:《愛.觸.心》(Rak-Jab-Jai,รักจับใจ)
›
把歌舞當成情感呈現方式放在電影是印度寶萊塢的特色和強項,記憶所及,我能搜尋出我腦海裡頭看過的歌舞片,除了印度電影之外,一部是《熱舞高校》(High School Musical),另一部就是最近在的《愛.觸.心》(Rak-Jab-Jai,รักจับใจ)。兩部由我腦海搜...
又愛又恨的《Gay掰套房》(Hor Taew Tak 4, หอแต๋วแตก 4)
›
你不得不佩服泰國人!泰國人就是可以把鬼片弄得很好笑,讓你笑得忘記它是鬼片。我從來不看鬼片。師父說:「怕鬼的人通常都很愛看鬼片!」我深深同意以上這句話。我不喜歡看鬼片,但這週泰國本土電影就是這個《Gay掰套房》(Hor Taew Tak 4, หอแต๋วแตก 4),就算...
《胡搞瞎搞》(สาระแน โอเซกไก, Saranae Osekai)
›
泰國人一直是一個很好笑、很幽默的民族。這回,泰國人搞笑搞到日本去了!阿迴和阿力向老闆娘申請三千萬泰銖赴日本拍攝電影。它沒有什麼劇情,主要就是邀請幾個泰國的藝人到日本去後,整、整、整。整了三組人之後,再回過頭來整阿迴這個主持人。
不是翁山蘇姬的《以愛之名》(เค้าเรียกผมว่าความรัก, My Name Is Love)
›
《以愛之名》(เค้าเรียกผมว่าความรัก, My Name Is Love)是最近泰國上映的愛情輕喜劇,故事裡頭有愛神。西方的愛神我們叫丘比特,泰國的愛神叫甘碼帖(กามเทพ),關於甘碼帖的知識目前我並不打算進一步探索的意思,不過在《以愛之名》裡頭,其功...
《夜叉》(ยักษ์,The Giant King)
›
如果學過泰語字母的朋友,一定會知道ยักษ์是什麼意思。泰國近期上的動畫電影就是《ยักษ์》,英語片名叫《The Giant King》,ยักษ์在華語裡,有點像妖怪,也有點像守護神,其地位大概就像我們在廟裡頭看到伽蘭菩薩,比較準確的翻譯可能是《夜叉》。所以,你可以在...
《晚娘》(จัน ดารา, Jan Dara)
›
泰國人的姓名是將名子放在姓的前面,以詹搭拉(Jan Dara)為例,詹是名字,搭拉是姓氏,是來自家族的。但搭拉不是父親的姓,而是母親的姓,這個故事說來話長,足以用一個電影來描述,拍得非常適合「成人」看。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香巴拉》(ชัมบาลา,Shambhala)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香巴拉」,只有自己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香巴拉」。今天是電影日,我當然要再看一部電影,今天看《香巴拉》(Sambhala),開頭仿擬《斷背山》,它的海報也有點《斷背山》,就是兩兄弟一起去西藏旅行的故事,但他們兩個不是同性戀,都各自有女朋友,而且都是一段淒美的...
2 則留言:
我看《回聲星球》(เอคโค่ จิ๋วก้องโลก,Echo Planet)
›
這似乎是個家喻戶曉的長期行銷策略,在泰國,每個星期三去看電影會有優惠。從去年開始,我一直把這個放在心裡面,但總沒有機會實現。這個星期三,我先查好了場次,還預定看兩場電影,在去上課前看11點30分的《回聲星球》(Echo Planet),然後晚上回家後再去看《七》(Rak ...
《椰仔》這個《小孩不壞》
›
昨天台灣經歷了一場大豪雨,因為梅雨季來臨,加上某個啥氣流,使得台灣連續下了好幾天的雨。於是,今天許多縣市都發佈了停班或停課的公告。早上還陰雨綿綿,下午太陽就探出頭了!在這暴雨襲擊台灣期間,我看了兩部電影,一部是公視人生劇展的《椰仔》,另一部是新加坡電影《小孩不壞》,兩部電影都...
正常人/變異人;人/妖之《X戰警:第一戰》和《白蛇傳說》
›
好像東西方都喜歡這樣的敘事方式,總是要把「人」和「非人」作為二元對立的兩個極端。今天我看了兩部電影,一部是《X戰警:第一戰》(X-Men:First Class),另一部是《白蛇傳說》。兩部都滿好看的,和大家分享我的心得。
《雙簧巨星》也不會希望《兩男變錯身》
›
2008年,泰國有一部電影《雙簧巨星》,電影,有一個長得其貌不揚但卻有一副好歌聲的平凡人,也有另一個長得很帥但卻有一副鴨公嗓的平凡人,兩個好朋友搭配來襲捲少男少女的心;2011年,美國電影《兩男變錯身》,一個有家庭每天辛苦工作的平凡人,和另一個單身幾乎無業的電影演員,兩人在無意許...
《億萬少年的最高機密》不是《花園裡的螢火蟲》
›
我們分享兩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電影,但實際上兩者都有著來自家庭支持的主人翁。一部是「花園裡的螢火蟲」,另一部是上個月上映的「億萬少年的最高機密」。
《三個白痴》什麼都好
›
「什麼都好!」(All lzz Well),一開始聽我對印度電影《三個白痴》不感興趣,直到文茜在她的世界週報中介紹這部電影之後,我也開始找這影片來看。下面和大家分享心得:
วนมึนโฮก 你好,陌生人
›
上研究所後,我能使用的時間變得很少,很少時間和朋友出去玩、很少時間看電影。多了一些往返家裡和學校的時間、多了一些縮減城鄉差距的交通往返。不過忙裡偷閒,總結這學期,我還是看了1.5部的泰劇和2部泰國電影。泰劇是《霹靂兒媳》(กลปืนเที่ยง)和《心火》(ดวงใจอัคนี)...
我看《姊妹賣冬瓜》
›
《姊妹賣冬瓜》的「賣冬瓜」是取自泰語 ไม่ต้องกลัว(不要怕)的諧音,有鼓勵在台灣的新移民女性不要害怕的意思。該電影為南洋姊妹會集體創作下集思廣議而成的,包括知名人物朱天心、候孝賢等人支持,首映會當天還有勞委會主委王如玄和參與移民署署長謝立功。對於王如玄主委的參加,我覺...
บิ๊กบอย Big Boy 大男孩
›
很久沒有看電影,很久沒有發表電影心得,最近一次看的泰語電影是《Big Boy》,電影是說B-boy的,B-boy指得是Breaking boy或Beat boy,原先不知道這電影為什麼叫《Big Boy》,看完之後大概就知道了!非常好看,而且具啟發性,下面和大家分享心得。
《鄧麗君物語-我的家在山的那一邊》之地球村
›
鄧麗君在日本持印尼護照入境後,被拘留了一個星期而後被判其一年不得進入日本境內,於是鄧麗君到美國和弟弟住在一起。鄧麗君害怕回到台灣也被限制出境,於是鄧麗君也不敢回台灣。後來鄧麗君覺得風頭過了,和國民黨文宣部聯繫上,國民黨就讓鄧麗君到前線勞軍,時逢大陸風行鄧麗君歌曲,中華民國政府更...
›
首頁
查看網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