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華語研習所」(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Program, ICLP)及「中國語文組」(Chinese Langauge Division)參訪

「國際華語研習所」(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Program, ICLP)的前身是「跨大學華語研究所」(Inter-University Program for Chinese Language Studies, IUP),由美國史丹佛大學,民國50年於國立台灣大學成立。民國八十六年,北京另外成立了「跨大學華語研究所」,原有師資、教材、傳統由「國際華語研習所」接棒交給國立台灣大學。目前由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的系主任梁欣榮教授兼任所長,而研究所執行長則由資深華語教師陳立元教授擔任。

該單位其為學習華語的外國人提供華語教學服務,學生多為漢學家、律師、商人、外交官等,可以說是菁英中的菁英,其畢業學生有75巴仙進入學術界服務,25巴仙為法、政、商界要角。「國際華語研習所」以開設專業華語課程馳名,在我們造訪的時間,正好碰到正在上佛教華語的課程。其內容包括:「摩訶迦葉」、「頭陀第一」等,光是能用華語把上面這些名相念出來就不容易了,更何況要去解釋甚至說明歷史。這也顯示「國際華語研習所」的師資是獨步於台灣,甚至是整華人圈的華語教學界的。每一學期「國際華語研習所」招收學生約一百到一百五十位左右,超過的也不再收,學術表現或語言能力未達標準的也不收。目標市場很明顯地就鎖定在菁英階層。在學期結束前,學生們也被要求要以華語進行口頭報告。

在同一個建築物下的另一個華語教學單位,則是隸屬於台灣大學文學院語文中心的「中國語文組」(Chinese Langauge Division),其於民國73年成立。目前由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林宏佳教授擔任組長,主要業務由蔡宜倩幹事執行。並由組內華語老師共同推舉三個委員組成教務小組進行組內業務的決策、人事異動、課程規劃、組織發展等等。

「中國語文組」開設有學期密集班課程,並提供國立台灣大學外藉生、交換生授予學分的華語課程,同時以豐富、多元的選修課程為其特色。並積極向海外招生,例如:赴美國參加華語教育展。根據幹事的評估,目前海外華語教學市場(美國)需求以駐點教師和國內教材為大宗。中國語文組目前尚未有自己發行的華語教材,主要華語教材為《實用視聽華語》、《生活華語》、《迷你廣播劇》和《新聞選讀》,和國內華語中心的情況類似。每學期註冊學生約有200到250人,目前以日本為最大宗,但是美國、印尼和越南學生數也在成長。

我們再把台灣大學的「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與前面的「國際華語研習所」和「中國語文組」一起比較看看。「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是由語言學研究所、中國文學系、外國語文學系共同組織而成的學程,並沒有專責機構對華語教學進行人才培育。「國際華語研習所」,由外國語文學系的系主任兼任,可以說是隸屬於外文系;「中國語文組」則由中國文學系的教授擔任組長,也可以說是隸屬於中國文學系。換句話說,台灣大學的華語教學就是在多方共同支援下所成的游擊組織。當然,換個角度想,台灣大學或許也考量國際華語教學市場並沒有新聞媒體、華僑或懷抱高度熱忱的華語老師們所稱「中文熱」,所以對於相關單位的設立也相對嚴謹而保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個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