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引進外籍勞工的國族政治》

PIC_0018 一個地方的移民政策多多少少可以反映其社會的成員對移民的態度。曾嬿芬老師的《引進外籍勞工的國族政治》一文中,從國族政治的各個面向來討論中華民國引進低階外勞的政策。中華民國在「入出國及移民法」第五章作了外國人停留、居留及永久居留相關規定,但對於移民並未沒有太多著墨。若說中華民國有移民政策的話,大概是比較像客工計劃的外籍勞工政策。
 
引進外勞可以用新馬克思主義(即階級衝突)和多元社會去理解。從新馬克思主義觀點來看,由於移工有較不完整的工作權,資本家可以對其進行更嚴厲的剝削;多元社會的觀點則認為這是社會上各個利益團體協商下的結果,而引進外勞的相關利益團體則包括資本家、工會、特定族裔團體或國族主義者,有人支持,有人反對。
 
中華民國移進外籍勞工並不是因為缺工,而是因為台灣廠商基於勞工工資和工時考量,往大陸、東南亞投資,企業以產業外移作為和政府協商的籌碼。此外,台商主要投資都以中國大陸為主,增加「政治」風險。在資方施壓和國家管理的情況下,中華民國引進外勞。
 
引進外勞作為移民政策的一部分,我們也可以將之視為酬賞「敵人的敵人」或「友邦的友邦」,即引進外勞可以來表現那一國人受到該國的重、那國人為該國摒棄。中華民國在國際外交空間常常被忽略,不過卻透過對菲律賓、泰國、印尼和馬來西亞開放外勞進入而有稍稍提升台灣駐外單位的地位。
 
你可能好奇,為什麼開放的是菲律賓、泰國、印尼和馬來西亞這些國家?而不是中南美洲那些有邦交的國家?又為何不直接從中國大陸地區引進呢?從中南美洲引進外勞的成本較高。而從大陸引進勞工具有語言、文化和地理上的親近性,資方極力想掙取大陸勞工。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大陸人就成了焦點,將大陸人視為中華民國國民?將大陸人視為中華民國的外國人?讓大陸人既不是本國人也不是外國人,單獨列為大陸人?多相妥協下,後來只引進大陸漁工。東德人進入西德時,常常比其它移民團更被排斥,這似乎和台灣與大陸之間有類似可以推想之處。文化、語言的族群反而被排斥。
 
引進移民的社會大致有兩類型的國家,強調種族同質性的,通常以血統為基礎的公民身份,這是客工計畫的典型溫床;強調種族異質性,並以出生地為基礎的公民身份,多有隨時引進長期移民的政策。台灣社會普遍不把族群的異質性視為一種正面的社會價值,並預設台灣社會是種族同質性的。同時,缺乏接納外國人的傳統,於是中華民國拒絕移民的方向是明顯易見的。
 
除此之外,還有藍領勞工和白領勞工受到階級主義的不平等對待,以及東南亞族群和歐美白人的種族階級主義的差別待遇。在我看來,中華民國的移民或移工政策是相當畸型的,因為眾生皆有佛性,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不能因為有人比較富有或比較窮而決定他是不是能移入,也不可以因為他是什麼族群而決定他是不是能移入。
 
相信族群的異質性是一種正面的社會價值,這有助於多元文化的發展並促進族群平等。所幸台灣是個教育普及的地方,政府、學者有機會將這樣正面的社會價值快速根植於人民心中,創造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

看看噗友的對此議題的討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個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