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東南亞多元與發展:緬甸》

shew-dragon-pagoda自以為英語很好的人,請不要再叫緬甸「Burma」了!它叫「Myanmar」,來自於華文的「緬」。許多臺灣人不喜歡別人說「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省」,而認為「臺灣就是中華民國」,所以應該很有同理心地可以理解緬甸叫「Myanmar」,而不是叫「Burma」。當然,不可否認,有一些來自緬甸的NGO還是用「Burma」在進行宣傳,或許「Burma」的能見度還是比較高。有一首歌叫《Free Burma》,我將它放在文章最後,和大家分享。下面分享我對緬甸的認識:
 
緬甸獨立前相當被看好,它有四個優勢:一、豐富的天然資源;二、適中的人口密度;三、訓練有素的官僚體系(英殖民留下);四、擁有舊緬甸王國緬語文化的團結性。然而,透過媒體所認識的緬甸並沒有展現這樣的優勢。媒體多報導緬甸軍隊和政府對人民的壓迫;我參加過一些營隊,有機會認識來自撣邦婦女行動組織(Shan Women's Action Network, SWAN)的朋友,也聽了去過緬甸田野調查的朋友描述緬甸的情況。不論是當地非政府組織或為解放緬甸走跳的人,所傳遞出來關於緬甸的資訊總是悲劇。媒體和身邊的報導人都這麼描述,不免讓人對緬甸憂心。但看完《東南亞多元與發展:緬甸》,我覺得緬甸就像不丹,除去軍政府的話,就是樂土了,有機會我正想造訪緬甸。
 
對於緬甸最迷人的敘述之一就是其「都市化程度很低」,即使在仰光市政府僅僅兩條街之外的街景,都不會讓你認為你置身於一個國家最繁華的都市。人們在仰光的移動主要透過公車、三輪自行車或步行,交通雍塞的問題尚未發生,我們希望它永遠不會發生。沒有高樓大廈,最高的建築物是佛塔。(有點像南投縣的埔里鎮,最高的建築物是中台禪寺分院普天精舍,它和中台禪寺、台北一○一、上海世博台灣館都是出自同一個建築師:李祖元。)緬甸第二大城是曼德勒,這裡充斥著各式各樣的中國貨物,可以聽到華語,也有許多華語和緬語共列的標示。
 
說緬甸是個佛教國家,一點也不為過。這裡的村落組織是以佛塔為中心,一個村落有15到20個家庭,透過「掏甲」這樣刀耕火種這樣的方法於高地栽植鴉片罌粟花(撣邦東北部,金三角地帶)。有土地的家庭數是沒有土地的家庭數的四倍,於是沒有土地的家庭會幫人耕作以維持生計,一個村落會有一、兩個家庭經營雜貨店。之所以是一個佛教盛行的國家,和阿奴律陀王(Anawrahta)提高佛教地位有關。但在英國的統治下,許多「山地部落」改信基督,如此能夠彰顯他們不同於信眾佛教的緬甸人。
 
讓人匪夷所思的是,緬甸的文化中心在「乾帶」,其位於在緬甸中部,在一個名為蒲甘(Pagan)的觀光重鎮,這也是世界上少有的氣候類型。這個地方水源缺乏,無法滿足當地所需的稻米生產,都是從三角洲輸入的。我想,對於人口密度不高的緬甸,若能自給自足,其實不必要和世界經濟接軌,也能自己生活在自己的世外桃源。電力不夠用以致於不能發展,或許對於樂天知足的緬甸人而言,也不會是什大問題。
 
然而,對旅人,特別是比較窮的人而言,有一最困擾的就是貨幣問題。緬幣對美元有官方價格,但在黑市卻有和官方相差四十倍左右的差距。讓我引用上海世博台灣館的主題曲《台灣心跳聲》的歌詞,「少一點傷痕,多一點的掌聲;少一點戰爭 多一點的單純;少一點仇恨,多一點的我們;少一點寒冷,多一點的溫存。」
 
下面分享由台灣樂團翻唱的《Free Burma》,我最喜歡副歌一直在那邊Free Burm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個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