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謝國平《語言學概論》的〈音韻學〉:記錄語音的方法、語音組合法

IMG_0133 
通常,聲音傳達得比神經傳到大腦還快,所以當我們研究語音的時候,我們總是希望想先把語音記錄下來。記錄聲音的方法有很多:「錄音」是實際而具體的記錄;透過示波器或寫波器,把語音製成聲波圖或聲譜圖,則是較抽象的物理資料;透過約定俗成的書寫符號如字母、音標及注音符號也是記錄語音方式,但這和聲波是兩回事,語言和語言之間亦有些微差異,可以分為精細注音和概要注音(精細注音:嚴式注音、語音注音、音質注音;概要注音:寬式注音、音位注音);透過發音要素則最更接近語言的事實,稱辨音成份標音法。

發音要素可包含:
子音性(口腔有障礙否?)
響音性(聲音響亮否?)
延續性(聲音延續否?)
顎齦前性(障礙地點在顎齦前否?)
舌葉提升性(舌葉抬升否?)
緩放性(氣流延緩釋放否?)
粗擦性(氣流釋放產生噝噝聲否?)
濁音性(聲帶振動否?)
鼻音性(鼻腔共鳴否?)
緊音性(發音時送出強烈氣流否?)

發音要素除了具有描述的能力,也具有分辨不同語音的能力,稱為「辨音成分」。透過「辨音成分」也更容易使我們分辨出「自然語音群」和「非自然語音群」(自然語音群可以抽出共同辨音成分)。

除了上述辨音成分外,還有以下常用成分:

音節性


圓唇性
捲舌性

不同語言所使用的辨音成分不儘相同。

辨音成分取決於音段本身或是取決於組合環境,是一種廣泛的特性,不具備辨義功能。音位的差異,而是同位音的差異,如此的辨音成分永遠可以預測。「可預測的辨音成分」是一種廣泛的特性,不屬於任何一個單字,可以用廣泛的規律決定,因此不具備辨義的功能。例如,英語和華語的母音中,「鼻音性」就不具備辨義功能,因為其完全可以預測。例如閩南語的母音中,無法從音節的環境位置來決定具不具鼻音,不可預測的,則具辨義功能。

閩南語無法預測的辨音成分:
伊(他);嬰(囡)
焦(乾);擔
黐;天

語音組合並非任意的,每個語言有其一定的規律,這是屬於母語使用者內在語言知能的一部分。

以華語用輔音:p、t、k(塞音)和m、n、ng(鼻母音)來看,配合$作為音節分界記號,以及C作為子音,V作為母音的,華語有的組合環境為:
$CV$
$CVn$
$CVng$
*$CVp$
*$CVt$
*$CVk$
*$CVm$
(*代表不合語法的項目)

再以英語為例,我們很容易發現bl是可能接連出現的組合,而bn是不容許的組合,這就是英語詞彙裡頭的「系統空缺」;而華語語音裡頭,有一、三、四聲的ban,卻沒有二聲的ban則是「偶然空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個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