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Richard Nisbett《The Geography of Thought》的〈"Eyes in Back of Your Head" or "Keep Your Eye on The Ball"〉一

如果人們的生活方式會影響他們看世界的話,那麼現代東亞人和歐洲人肯定都會像過去中國人和希臘人那樣的特徵。更甚者,不同的社會現實對於看世界的軌跡也會不一樣。歐美的家長會問小孩子關於物體「本身」以及其「特質」;中國的哲學家、家長則將世界視為連續物質的組成。給予幼兒形狀和材質各異的物品,要求其進行分類的話,歐美的小孩傾向依物體外在的形狀進行歸類,日本的小孩子則多依材質進行歸類。西方,把這世界當成是物品的世界,離散且無關連;中國則看這世界的「質感」,一個連續的混合體。西方人喜歡分析,焦點在於靜置的物品及其歸屬;東方人有整體觀,重點在於材質的連續性,及其與外在環境的關係。

西方,特別是美國,從十八、十九世紀開始將各種事物原子化(atomize),把世界上所有生產和商品通通模組化(modularize)。如此的態度,也延伸至西方人對於社會組織本質的理解。去問西方公司的員工,公司應該以效率為主,依個人表現支薪?抑或是全部的人一起工作,依靠這些關係使公司運作?西方人普遍選擇前者,東方人則傾向後者。

東方的全面觀(holism)則會向人類與自然,人類與超自然共存的方向延伸。東亞人會調整自身的行為以配合其它人,我們認為東亞人更重視其它人的態度和行為。在有社會背景支持下的字彙記憶,中國人的表現總是比美國人,然而在沒有背景支持的字彙記憶,兩者則沒有差異,其顯示中國人更加注意社會性的線索,這提供了可恢復的線索(retrieval cue)。

讓美國小孩和中國小孩在每天睡前記錄自己發生過的事情,以及上一次生日是如何渡過的,我們可以有以下發現:一、美國小孩比中國小孩高出三倍的部份,是關於自我的描述;二、中國小孩可以提供很多事件內的小細節,美國小孩則只對自己感興趣的事件談論;三、美國小孩對自己內在情緒的描述,高出中國小孩兩部。

這個全面觀影響對事物的看法,以及對於人們的觀點。如果用「尷尬」(being embarrassed)為題,請北美小孩和亞洲小孩去想象場景的話,美國小孩通常以自己的觀點去看外在世界;亞洲小孩則會以第三人稱的觀點去描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個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