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Effie Kymissis and Claire L. Poulson的〈The History of Imitation in Learning Theory: The Language Acquisition Process〉

本來只是一個刺激作為初級制約(first-order conditioned stimulus),但提供滿足的成分(satisfactory account)如食物、溫暖搭配作為次級增強(secondary reinforcer)時,不只有助於產生下一回合的制約,更有助於形成習慣(habits)。如果大人的聲音是初級制約的刺激的話,小孩發出類似的聲音後就會成為次級增強,這會變成下一回合的制約,於就會把聽到的聲音再重覆。所以模仿就變成一個自動的嘗誤過程(trial-and-error process)。只要聲音相似,就會有增強作用。以上這是摩勒(Mowrer, 1960)所提出的雙因素理論(two-factor theory)。

跟著雙因素理論的就是貝爾(Baer)的概化模仿(generalized imitation)。概化模仿就是在制約增強下,該增強又成為新的刺激。在個體所發出的刺激和模仿對象所發出的制約相似的情況下,這就構成構仿了。但是我們很難去說明究竟到什麼程度才能達到所謂的「相似」?是語言結構上的相異、相似造成區辨?亦或是語言意義、脈絡上的相異、相似造成區辨?在第一語言的習得過程中,發展中所產生的錯誤,通常可以被消除,但第二語言卻有石化的現象,這是不是有更細微的東西尚未被發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個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