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2017年海外華語教師師資培訓營」有感:一個脫離當地脈絡的華語教學

參加國立成功大學華語中心和正大管理學院舉辦的「2017年海外華語教師師資培訓營」主要有三種對象:第一種對象是成大華語中心招募、培訓的華語教師;第二種對象則是由教育部選送的華語教學助理;第三種對象是泰國在地的華語老師。前兩種對象都是中華民國國籍,第一種對象主要是有經驗的華語老師,通常來自各大學的華語中心;第二種對象則是台灣各大學華語文教學相關系所的學生。第三種對象簡單地說雖然是泰國在地的華語老師,但是背景是相對分歧且多元的。我沒有辦法認識所有在地的華語老師,但光我所接觸的老師就包括:實驗中學(以及國際學校)、一般大學、社區大學、中華會館的華語老師。培訓營的目標對象是第一種對象,後面兩種對象能夠參加培訓營主要是沾第一種對象的光。

雖然是培訓營,但並不是什麼夏令營,因此也沒有什麼長頸鹿小隊或哈密瓜小組之類的,「親不親,故鄉人」,大家也差不多是依據前面三種對象盤據教室的各個角落。基本上也就在大學生上課差不多。

國立成功大學華語中心的講師很努力地想告訴參加培訓營的學員們知道台灣的華語中心是怎麼上課的,使出混身解數地要把學員們帶到台灣的脈絡。

比如「課程設計(以語言任務課為例)」課程為例,講師開頭先告訴學員,任務課完成任務最重要,語言精確度為其次,並舉例一些現實生活會遇到的場景以作為任務課的任務:點餐、購物、買東西…等。這些任務可能在台灣是日常生活,但在泰國都不需要以華語就能夠達成。課程中,講師讓學員設計一堂任務課,有的小組的選的任務是失物招領,有的是點餐,有的是租屋。這些任務在泰國使用華語都是無用武之地,然而幾乎所有小組都假定自己是華語中心的老師,假裝自己班上的學生來自世界各國,想像學生可以在中國大陸或台灣的某個餐廳進行點餐或找人租房子。也許培訓營最終的目標是讓這些來過泰國的華語老師(第一種對象)最後可以回到成大華語中心任教,但是對於第二種對象和第三種對象,明明就是在泰國教華語,卻要假裝未來要到台灣的語言中心難免覺得格格不入。

「課程設計(以文化課為例)」課程是比較輕鬆的課程,我們唱華語歌、剪紙、做香包。曾有泰國地區中學的老師怨中國大陸的華語老師,上課叫同學帶剪刀,然後就上剪紙,整堂課剪下來後,完全不知道為什麼要剪紙,中學的老師和同學應該都會傻眼。也許這個課程比較像是培訓學員學會某個技巧,而關於剪紙、香包背後的知識應該由學員自己探索。

如果說「2017年華文教育名師巡講」飄著一股濃濃的石歧中心小學的中國味的話,那麼「2017年海外華語教師師資培訓營」也是飄著一股濃濃的成大華語中心的台灣味。石歧中心小學對我而言,心理距離比較遠,寬以待人,儘管他把整個石歧中心小學的教學搬到泰國來,我們也只能期待泰國人將它在地化;成大是感覺比較近的,嚴以律己,我認為應該更接地氣幫助泰國的華語老師。「2017年海外華語教師師資培訓營」的講師都是有經驗的語言老師,已經現身在泰國了,何不讓泰國的華語老師們報告自己上教學上的困難,講師則以顧問的方式提供協助?或許讓平常不會相遇的華語老師們互相分享、吐苦水,也是另一個學習、成長的方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個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