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的學習方式:布魯納(Jerome Bruner)的學習者模型們

「學習」不是只有一種樣貌。
Any model of learning is right or wrong for a given set of stipulated conditions, including the nature of the tasks one has in mind, the form of the intention one creates in the leaner, the generality or specificity of the learning to be accomplished, and the semiotics of the learning situation itself-what it means to the learner.
這並不是說我們用A方法來學下棋,然後再用B方法來學演奏樂器。學習的要求必須對情境非常敏銳(context sensitive),而人類正是運用自身的能力用自己的方法去適應不同的情境。人類作為學習者,學習的方式不脫這五種(Bruner, 1985):

一、學習者是白板一塊(Tabula rasa)

學習者就像白板,或者一個空的容器。嬰兒自出生以來是完全什麼都沒有的容器,經驗就像水一樣,開始像這個容器傾入,最後可能會溢出。為了成功地學習,重點是要有「經驗」。
(理論代表學者:Watson, Guthrie, Pavlov, Skinner, Thorndike)

二、學習者是產生假設的人(Hypothesis generator)

學習者並不是完全被動的,在經驗各種事物的時候,他們會「選擇」。換句話說,能夠用來塑造學習者經驗的並不是客觀的世界所提供的感官刺激,而是他主觀的選擇所產生的假設。為了成功地學習,重點是要有「好的理論」。
(理論代表學者:Tolman, Hull)

三、學習者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Nativism)

學習者藉由天生的、與生俱來的、預設的分類、假設、形式來組織經驗,而心智也是由此所塑造。去使用或訓練內在的心智力量,就可以完成成功的學習。
(理論代表學派:動物行為學、社會生物學、完形心理學) 

四、學習者的萬法唯心造(Constructivism)

學習者並不是去發現這個世界,而是去建構這個世界。學習者自身就是知識的建造者。學習者藉由和世界的互動,在經驗裡發現意義。學習必須是自我驅動。驅動的來源是對於想知道、想組織、想了解、想建立意義的需求。成功的學習並不是一個理論架構,而在架構裡有一個要提升的渴望。
 (理論代表學者:Piaget, Bruner)

五、學習者就是從新手過渡到專家(Novice-to-Expert)

想知道「學習」,首先要先確定「學習什麼」,然後看看新手怎麼樣過渡到專家。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可以用電腦模擬。和前面四個模型相較,這個模型具有特定性,且是比較顯性的。
(理論代表學派:資訊處理模型(information-processing models)/神經網路模型(neural network models)/連結論(connectionism))

以上所有模式都存在討論、爭議的空間,因此布魯納(Jerome Bruner)建議要找到對於學習者而言有效、有用且覺得舒服的那個條件。

What it amounts to is treating all models of the learner as stipulative, and then inquiring into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y might be effective or useful or comfort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個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