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體字與簡體字的抉擇

就我淺碟的知識所及,世界上有兩種象形文字,一個是埃及的象形文字,另一個就是中文,而中文是現今仍流通使用的文字。相較於其它語言、文字,中文有許多優越的內涵,例如:同樣內容的中文文章和其它語言的文章,中文總是能很快地瀏覽而了解大意,大概也只有日文具有相同的功能,不過日文這樣的功能也是來自日文裡頭有漢字的基礎。中華文化五千年歷史,中華文字有三千年歷史,這樣悠久歷史的文化、文字如何傳承?以下是我不負責任的論述:

有人說「學習語言的目的在於學習其文化」,所以我就當學習語言能夠作為學習文化、傳承文化的方法。學習語言強調說、聽、讀、寫四個能力,當沒有文字發明的時候,說和聽的能力就相當重要。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在入涅盤後,弟子們口傳地傳下經典,就是運用了說和聽的能力。直到阿育王利用文字把佛經集結下來,以及玄奘法師與諸大師的翻譯,佛教的文化能夠透過讀和寫的方式流傳下來。學習語言透過說、聽、讀、寫而能夠學習到道地的文化。

華語(中華文化)的學習也有說、聽、讀、寫,對於華語學習者而言,老師教什麼只管學就行了,沒有什麼問題;對於華語教學者而言,教「說」和「聽」大概都不會有問題,然而「讀」和「寫」可能就會遇到兩難了!兩難在哪裡?在於世界上被使用的中文有兩套:中華民國台灣使用正(繁)體字,中國大陸使用簡體字。簡體字從正體字簡化而來,旨在推廣教育、掃除文盲、方便學習。然而,因為簡化了正體字,反而失去了造字的六書邏輯。在這樣兩難下,「讀」和「寫」在華語教師就會顯得不知所措。

所幸進入數位科技時代,在正體字和簡體字於電腦上書寫的速度和方法相去不遠,甚至一模一樣的情況下,對於正體字和簡體字就不會陷入兩難了!在「寫」這一方面沒有差異後,正體字和簡體字的抉擇只剩下「讀」了!

讀正體字難或者讀簡體字難?首先,正體字具備六書邏輯,即使沒學過的字,推敲推敲,大概也可以猜到意思;簡體字沒有學過就是不會。其次,簡體字可能同時包含許多不同的正體字,意思都不一樣,正體字的可辨識度較高。最後,學習正體字的人能夠很輕易閱讀簡體字,而學習簡體字的人卻需要一段時間轉換閱讀的能力。因此,在「讀」這一方面,學習正體字就無庸置疑了!

進入電腦書寫時代,「寫」,已經讓正體字和簡體字沒有書寫的進入障礙;「讀」這一方面,學習正體字更是具有競爭力。因此,華語教學者應該選擇正體中文作為教學的文字。

以上是我不負責任的暇想,希望各位先給予意見與想法。

最後簡單整理一下華語的歷史發展:

民國元年 北京話訂為中華民國國語。(用投票決定,第二高票為廣東話)
民國二年 吳稚暉,創製了國語注音符號。
民國四十七年 中國大陸發明漢語拼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個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