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愛朗讀 the reader

今年過春節的時候,我還在泰國,那時就看到曼谷的戲院很快就要上映「為愛朗讀」,那時凱特溫斯蕾尚未得獎。回到台灣之後,「為愛朗讀」連個影子都沒有,待在台灣都快一個月了,才有「為愛朗讀」的宣傳出來。台灣好像一個被遺忘的世界,所有電影都在有利可圖才有被引進台灣的可能。要不是「為愛朗讀」、「貧民百萬富翁」、「送行者」得了電影獎項的肯定,或許這些電影永遠不會出現在台灣的市場。下面分享我看了delay的為愛朗讀的心得。

社會學家認為社會的秩序靠道德維持,然而維持社會秩序的往往不是道德,而是法律。我們期待法律帶來正義,然而法律似乎只是造成另外新的受害者。凱特溫絲蕾所飾演的漢娜因為不識字,也不願承認不識字,所以接受了不適當的法律的懲罰。

這其實無關正義或平反,過去被納粹殺害的受難者家屬或倖存者認為自己的權益受到傷害,於是有一套看似冠冕堂皇的理論,如:轉型正義,用來傷害那些曾經傷害過別人的人。

其實我沒有仔細去研究過所謂的「轉型正義」,不過我相信許多人不懂轉型正義而濫用轉型正義。不管轉型正義,我認為歷史用來提醒人們不犯相同的錯,但我們常常利用「現在」的角度去檢討「過去」的事物,顯然有一種時空錯置之感。

納粹屠殺猶太人,我們得到的歷史教訓是權力讓人腐化、過度的種族優越會造成社會動盪;二二八事件亦然,我們學到了沒有充分地了解,只是用暴力不會讓人信服的。學習歷史是要避免再犯相同的錯誤。

怎麼突然在討論「歷史」!

回到電影,不認識字的漢娜,需要透過聲音才能接收資訊,讓我想到那個學華語只想學「聽」、「說」而不想學「讀」、「寫」的不平衡發展。

有個法國的大老闆請了個華語老師,一對一教學。不只學「聽」和「說」,所有發音都由這個法國人自己記錄,利用他自己所熟悉的拼音系統(不是注音符號也不是漢語拼音,是他自己發名的法語注音)。學了一陣子能夠聽說之後,買早餐時突然覺悟自己好像文盲一樣,一個字也不認識,從那時候開始,下定決定學習「讀」和「寫」。

如果世界上沒有「文字」,我們將能很快地就學會任何語言;然而若沒有文字,資訊的傳播速度將變慢,資訊量將大幅降低,歷史將無法傳承。因為有了文字,人們對於語言的使用,不僅侷限於口語溝通。口語溝通會進程到書信溝通,這樣子的進程,使識字和不識字的有落差,不平等於產生了。我們無法消滅所有文字,所以只能盡力地讓不認識字的人學會認識字,所以掃盲就成了使國家變文明的重要步驟了。而文盲率的高低也能用來推測該國家發展程度的高低。

對於「為愛朗讀」這電影、這故事,我挺喜歡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個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