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要就讀國立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

暨南大學為了避免下週研究所面試自我介紹的時候會詞窮,先寫個稿,潤一潤文章的詞彙和結構。為什麼我適合就讀國立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我打算依興趣和能力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是黃玉樹,有一個泰語名字叫จิตรทิวัต,意思是「晴天的日子」,是泰語老師張君松根據我的生日和上課一學期的觀察給我起的名字,我很喜歡它。我的興趣是旅遊,因為喜歡旅遊到過去多地方,大多數在東南亞,包括:越南、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和菲律賓,去過這些地方也讓我對東南亞感興趣。東南亞是個語言、文化、民族歧異度很高的地方,更增添其神秘色彩。於台灣大學就讀期間,在各個學院修習課程,也常常以東亞南相關事物作為研究主題。包括:
憲法與公民教育:《回味娘惹:新移工、新移民子弟(新台灣之子)、新移民配偶》;
全球音樂文化:《泰國中部皇家音樂個人聆賞報告》(聆賞資料:JVC WORLD SOUNDS: THAILAND CLASSICAL INSTRUMENTAL TRADITIONS)和《寮國與泰國東北部的傳統樂器:Khene》;
資訊傳播:《知識管理個案研究:以四方報為例》;
孔子:社會學的研究:《當孔子遇到釋加牟尼佛:泰國海外華人研究》,在在也表現個人在東南亞議題有濃厚的興趣。

有興趣不代表適合就讀東南亞研究所,讀研究所還必須具備一些「能力」。若以進行《泰國人的民族認同》研究所需功夫,我認為我有以下能力:
文本分析能力:修習過《研究法導論》和《研究方法》,曾經設計過宮崎駿電影和進行過雅虎女裝網拍的文本分析,並有《傳播學》和《文化研究》等解碼、後現代、解構主義、多元文化等素養。
質化研究分析能力:大學考上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其必修包括:《人類學》、《考古學概論》和《世界民族誌》,此外由於雙主修農業推廣學系(現名為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還修習過《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教育學》等社會科學課程,不論對個人心理或社會狀態;現代社會或原始社會都有一定程度的認識。
量化研究分析能力:在大學二年級轉到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系,選擇生物統計組作為主修領域,必修包含:《統計學導論》、《應用線性統計模式》、《線性代數》和《醫學統計》,即便沒有專精,只要花時間再複習、複習仍能進行數據分析。
台灣大學開放的學風,能夠選擇、搭配的課程也多元而豐富,除了傳統的課程外,我還到過「達瑪巒原住民重生協會」、「南投縣魚池鄉農會」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崑明院區」進行過實習。

興趣和能力相輔相成,因此我選擇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就讀。特別感謝以下朋友支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個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