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和世界各國其它語言,如日語、英語、法語相較之下,是外來語最少的語言。尤其是華語利用漢字作為記錄的符號,漢字本身為表意文字,穩定性高,也因此對外來詞語的吸收較弱(2008,田惠剛)。中華文化強調「兼容並蓄」,所以幾次歷史上的民族融化和文化輸入,吸收了許多外來語,也都成為華語固有詞匯,甚至讓人不覺得那是來自外民族的詞匯。例如:
牙、貝、鷗、駱駝、舶、胭脂、菩薩、佛、羅漢、和尚、尼姑、喇嘛、袈裟、舍利、塔、禪、阿彌陀佛、劫、太妃、可汗、閻羅、琵琶、苜蓿、嗩吶、琺琅、葡萄、芫荽、曇花、檀香、榴槤、茉莉、石榴、蕃茄、菜、彈指、剎那、須臾…等。華語中的外來詞有三種形式:譯音、半譯音半譯義、音譯兼意譯三種。譯音的如雷達、般若、佛;半譯音半譯義的如啤酒、霓虹燈、摩托車;音譯兼意譯如維他命、烏托邦。此外,華語也從日語的詞匯中有許多的吸收。例如:瓦斯、混凝土、浪漫(以上三者本身也是日語的外來語)、便當(以上來自日語漢字)。
泰語相較於華語,外來語的數量很多,包括吸引來自梵語、巴利語、孟語、高棉語、華語、馬來語、緬甸語、泰米爾語、阿拉伯語、波斯語、葡萄牙語、法語、日語、英語等語言中的語匯。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梵語和巴利語。來自英語的外來語在近代大量的產生。根據泰國皇家學術學院規定外來語吸收的方式有三類:譯音、仿譯和意譯。音譯的如แอปเปิล(蘋果,譯自apple)、คอมพิวเตอร์(電腦,譯自computer)、การ์ตูน(卡通,譯自cartoon);仿譯則是用泰語本身有的語素組合起來表達;意譯則是在泰語的基礎之上創造出可以表達英語單詞意思的詞。
印度文化或佛教文化的語匯大量地輸入到華語和泰語之外,彼此可能會有相同或相似的概念,但用以指涉的語言大不相同。這些受印度文化和佛教文化影響的語匯,都已經成為華語和泰語中很重要的成份,以對泰華語教學而言,許多文化、概念是容易理解的,而缺少的是語匯的記誦而已。
至於針對近代輸入華語和泰語的來自英語或西方的語匯,因為在輸入的時間相近,也多以音譯為主要原則,並且是全球化的商品,所以學習起來也相對容易。例如:巧克力和ช็อคโกแลต、咖啡和กาแฟ、漢堡和แฮมเบอร์เกอ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個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