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音語音學的重是從發音的生理去分析及描述語音。關於發音的器官,透過剖面圖由外而內會經過唇、齒、齒齦、硬顎、軟顎、小舌;而舌頭位置的分佈則從舌尖、舌前到舌後,左右兩側則叫舌葉;喉頭部份,由外而內為甲狀軟骨、聲帶、枃狀軟骨。
發音需要有空氣的流動,發音氣官中,在肺、喉腔、口腔和鼻都可以存有空氣,但鼻腔的空氣不作發音能源,所以依呼出和吸入會有六種情況:肺部呼出(大多數語言)、肺部吸入(喘氣時說話)、喉腔呼出、喉腔吸入、口腔呼出、口腔吸入(嘖嘖聲)。聲門的開合也和發音有關,這和聲帶和枃狀軟體的位置有關 。
考慮母音分類的主要因素有三:一、(舌面最高點)高低;二、(如面最高點的)前後;三、唇形(展或圓)。如圖下:
考慮子音分類的主要因素則有:發音方式、發音部位、聲帶振動與否為依據。
從發音方式可發現:塞音(塞爆音,氣流完全阻塞,軟顎提升以阻隔口腔和鼻腔的通道,於是口腔的氣壓會要高)、鼻音(軟顎垂下,使鼻腔共鳴)、擦音(兩發音器官接近卻不阻塞)、塞擦音(先阻塞,再用擦音方式釋放氣流)、接近音(分介音和流音兩類,介音如華語的/yi/、/wu/、/yu/,流音如華語的/l/)。
從聲帶振動可分有清音(聲帶不振動的子音)和濁音(聲帶振動的子音)。華語的子音中有四個濁音/m/、/n/、/l/、/rh/,而能有清濁對立的只有/sh/、/rh/。
發音部位有十二種:雙唇、唇齒、齒、齒齦、捲舌(舌尖後)、顎齦、齦顎、硬顎、軟顎、小舌、喉腔和聲門。但個別語言不會將所有部位通通使用。在華語舌尖前指的是下齒前(不捲舌),舌尖後指的是顎齦前(捲舌)。
以上討論的皆是母音和子音,我們將母音或子音都視為音段,每一個語音都是一個音段,還可以再組成音節,例如:key可以切為/k/和/ey/兩個音段,而音段組成音節,例如k+ey組成key,就成了音節。然而,有些發音的要素是加在音段之上的語音要素,例如:聲調、重音、語調,不是純粹一個音段可以表達,而是超出音段的要素稱作「超音段」(上加成素)。超音段具有辨義功能。例如:華語的聲調、英語的重音或相同音段但在句子中因為語調不同,而使語意改變。
聽覺語音學則是研究聲波傳到聽者耳中,經過聽覺神經傳到大腦去辨別語音的過程。有一個「微小詮釋者」的模式,其假設任何語音都有其發音要素,使其和其化語音聽起來不同,這些成份具有「辨音成分」。而大腦能夠同時間處理這些辨音成份。兒童語音習得的過程中,儘管還不能發出準確的音,但卻可以透過聽力辨視出不同音的差別;第二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同樣在第一語言內所共有的語音能夠很快就辨認,而第一語言沒有而第二語言有的辨音成分有時,就會成為學習第二語言時的困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個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