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語言習得領域中,「基本變異」(Basic Variety)指的是一個完全自由的構詞溝通系統,所有功能性的類別都不作用,包括冠詞、動詞一致、時間副詞表現時式、聲調表示疑問等,通通不作用。只使用有限的字彙表達簡短的言論,想想看洋涇濱語言的樣子,大概會可以知道何謂「基本變異」了。除了缺少構詞的變化和不穩定的詞序外,說出無主詞的句子,在第二語言習得初期,也是頻率常發的現象。
為解釋這些現象,專家學者提出了三個理論去說明「基本變異」,其分別為:最小語言樹(Minimal Tree)、無作用特徵(Valueless Features)和全遷移全達陣(Full Transfer/Full Access)。
「最小語言樹」認為,第二語言學習者初期會將第二語言的語法簡縮到只剩下動詞的成份,即只包含未經過構詞變化的動詞、同母語位置的副詞修飾成分,以及空缺甚至沒有格變化的對象。
「無作用特徵」則認為在第二語言學習初期,功能性的類別尚未設定好,所以有關於第二語言構詞時,仍會依賴舊有的設定。
「全遷移全達陣」則認為開始學習第二語言的時候,所有第二語言的語法都來自第一語言的參數設定,當遇到第一語言的參數設定和第二語言的輸入語料兜不攏的時候,就會開始重新建構語法。「全遷移全達陣」和發展中的句法構詞無關,也和來自第一語言的中介語設定無關。
以上三個理論都同意的是普遍語法(Universal Grammar)都對第二語言學習者產生限制作用。最小語言樹和無作用特徵認為第二語言學習初期,因為缺乏或殘缺的功能性類別,所以只有少數的構詞變化能夠表現;全遷移全達陣則認為第一語言的遷移是早期學習第二語言的決定性因素,這同時也能說明一開始受到第一語言的遷移長出的最小語言樹。
袁博平在民國九十年時提出報告《The status of thematic verbs in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f Chinese》,資料顯示法語母語者和英語母語者在學習華語(不具有動詞移位的語言)的時候,學習者不會公平地看待兩套語言參數設定,有少部份的學習者會產生「無作用特徵」的表現,即擺盪在兩個參數之間,但大多數的學習者(不論法語母語者或英語母語者)都能在初期即設定好華語所需要的參數。這反駁了「全遷移全達陣」理論和「無作用特徵」理論,大多數學習者一開始即達陣,完全沒有第一語言的遷移;少部份學習者,很快即能設定好參數。
我認為我們可以將「無作用特徵」理論進一步完善,即語言參數裡頭,設為0(預設)的比設為1的更容易受到人們偏好,而華語所需的參數是屬於0的參數(即不進行動詞移位)相對於設為1的參數(需要進行動詞移位)受到偏好,因此袁博平的報告正好說明「無作用特徵」的可選擇性,即可以選擇將參數設為1或設為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個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