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Bonny Norton & Carolyn McLinney的〈AN IDENTITY APPROACH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一

語言是一種身分,這是從認同的取向,去看得第二語言習得。首先,這個取向把個人的語言學習者和較大的社會給整合在一;再來,就要處理這個現實社會裡頭的權力關係,如何影響學習者進入其標的語的社群。這些都是從認同這個取向去看第二語言習得的研究者會通盤掌握的部份。

根據諾頓(Norton)的說法,其認為和第二語言得相關的認同特徵有三個:一、多重、非單一的認同;二、處理掙扎、鬥爭狀態的認同;三、隨著時間改變的認同。這些特徵使學習者可以重新定位其和教學者的關係。語言學得和認同關連的研究也是汗牛充棟,十根手指頭數不完。

最早關於認同和語言學習的研究將學習者的動機分為工具性動機(instrumental motivation)和整合性動機(integrative motivation),前者學習第二語言只有單一目的,如員工的語言學習;後者則渴望學習語言之後而能成功地被整合到標的語社群中。諾頓則用「投資」(investment)來解釋學習者和標的語的關係,從一個更宏觀的社會、歷史角度,其所建構的關係來看。如果第二語言學習者投資其第二語言,則他們有更大的可能性可以得到符號性或物質性的資源,這使他們的身價提高,就是一種文化資產(culture capital)。這前提是,當學習者說話時,他們不只是想和標的語母語者交換資訊,他們還想要組織或再造其自身和標的語社會的觀感。許多高動機,但卻低投資的學習,就是因為權力的關係,而被排除在課堂上的語言操練。

從認同和投資延伸出去,還有「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那指的是語言學習者所期待的標的語社群。想像的共同體指的是一群並非存在明確定義的人,因為某種想像的權力而連結在一起社群,海外華人對「海外華人」共同體的想像,大概就是這樣的概念。我們不需要真正皈依(engagement)到某個社群,而僅僅透過想像,都可以成就這樣子的共同體,這提供了一個想像的身份。這樣子的想像便影響了學習者學習第二語言的路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個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