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麗塔(EDUCATING RITA)

期中考後,依照課程安排,上「成人教育」時,老師播映了「教育麗塔」(EDUCATING RITA)的電影給我們看。感覺這是一個很老,節奏很慢,沒有爆點的電影。麗塔是一個不滿現狀的髮型師婦女,然後上了SO CALLED開放大學,認識了一個愛喝酒的老師,而後人生產生了變化。儘管是個頗無趣的電影,但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我還是有以下心得:

一、丹尼想結婚生子,但麗塔覺得生了小孩子,就沒有自由了,連麗塔的爸爸都希望麗塔生小孩。麗塔為了不要懷孕,偷吃避孕藥,也 跟丹尼說,希望完成大學學業之後,再生小孩。一時氣不過,丹尼就把麗塔的書通通拿去燒了。麗塔的爸爸對丹尼說:「如果麗塔是我的老婆,我就會殺了她。」麗塔回應道:「如果我是你的老婆,我就會自殺。」雖然是很好笑的句子,不過也可以看出麗塔相當身不由己。社會給予許多壓抑。就像到了一定年紀,沒有結婚、小孩是一件羞愧的事情一樣。社會化如果只是想要把每個人變成一樣,那我想要反社會化,這樣才不會變成一個學人精。

二、法蘭克邀請不拘小節的麗塔參加「上流」社會的宴會,但是麗塔卻到門口又退卻了。在法蘭克看來,麗塔百無禁忌,沒有枷鎖,於是想要邀請麗塔來宴會,給自以為是上流社會的人們另一種刺激。但麗塔似乎還是有所顧慮,在看到眾人衣冠楚楚時,便害羞而離去了。這讓我想到流星花園裡杉菜受邀參加有錢的派對,不一樣的是,杉菜知道自己被整了,但還是不顧他人眼光,硬著頭皮地去參加宴會。不會彈鋼琴的杉菜,也大方承認自己不是千金小姐沒學過鋼琴演奏。這和前一個角度一樣,都有一種解放教育(emantiception)的意味。我們都清楚(或不清楚)這是一個做作的社會交際,然而沒有人能夠真正從中解放出來。不生小孩大概就是很大的解放了!穿得像去迪斯可一樣,參加上流社會,大概還需要一點時間。

三、法蘭克的老婆有外遇,但卻能很自然、坦然的面對。感情的事強求不來,我覺得法蘭克對太太的態度是好聚好散,不過也有可能是覺得無趣了,所以就任她離開。另外,麗塔和老公離婚後,在路上再次遇到老公,還是能像朋友一樣不覺得尷尬,這也是我認為想當不錯的境界。許多人和舊情人分手之後,老死不相往來,我認為這樣就少了一個朋友了。分手也是一門藝術,如何讓情人間分手之後還能繼續維繫,我推薦台灣大學社會系孫中興老師開設的愛情社會學。冤家宜解不宜結,會讓彼此不舒服,一定是有事情沒有解決,孰能無過,做錯事認錯就好了。(當然,這不是鼓勵犯錯,顏淵可是不二過。)

四、法蘭克雖能夠處理老婆離開他,但對麗塔不理他卻選擇借酒澆愁,愚笨!佛說五戒當中,有一個戒是不飲酒,和其它戒不一樣,其它戒如殺生,是直接會讓人造成傷害,但不飲酒這個戒是遮戒,就是預防犯了其它戒而立的戒。法蘭克為人師表,常常喝酒,喝得不省人事,上課讓學生看不起,甚至喝太多,最後連教職都不保了。在麗塔不理法蘭克的時候,法蘭克又開始喝酒,然後四處遊盪,被人認為是混混,還在深夜對公寓咆哮,擾人清夢。因為喝酒會讓人神智不清,於是做了什麼事通通不知道。再拿前陣子的新聞來說,喝醉酒開車,撞死學生的老師,真得是很不應該。喝酒的確不值得鼓勵,但偶爾興致來了,還是會小酌幾杯,這時一定要有一個人負責開車,那個開車的人絕對不能喝酒,這樣才有人能把大家安全的送回家。不過與其那麼麻煩,就通通以茶代酒不就沒事了。對於喝酒,我是相當矛盾的人,喝了酒就會後悔自己不應該喝酒,喝了酒之後頭痛欲裂,像感冒一般,不如不喝。不過偶爾去夜店或放鬆時,還是會喝一下,喝醉就睡覺,不會吵人、發酒瘋。說來說去,就是不要喝就好了!

五、麗塔獨自到法國讀書之後,開啟了人生另一個扉頁。大概是法蘭克覺得麗塔處於一個受壓迫的環境,於是建議麗塔到法國讀書(或渡假)。果不其然,回來之後,麗塔成了另外一個人,不再有任何拘束。我於此心有戚戚焉。每每出國時,會覺得特別輕鬆,我在最後一次旅行總於體會為什麼。因為在國外,你可以徹底的放鬆,你可以完全放空,不需要擔心作業或考試,沒有社會壓力。頓悟了之後,現在在國內,偶爾放空,不要一直想要做很多事,這樣也就很快樂。

結論,很多事情不是個人造成,社會、制度也需要負擔部份責任,但從中解放,擺脫框框是自己可以辦到的;但這不是說,「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自由是以不侵犯別人自由為前題,你當然可以喝酒,但你喝了酒不要發酒瘋,讓人不舒服;不要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更何況喝酒其實不會快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個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