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

在台灣上映的時候,中文片名是「鬼宿舍」,但因為叫鬼宿舍從一開始上映時,我對該片就沒有興趣,直到今天看到有人將之歸類為喜劇,我才覺得事有蹊蹺。我不想把片名寫成鬼宿舍,因為這可能會讓許多人打退堂鼓,就依電影原本的名字,它就叫「宿舍」。後面會有簡單的心得,心得會附有影片。

我十五歲開始住宿舍,不過這個小朋友在國一的時候開始住宿舍,而且不是有書桌有床的那種宿舍,是像當兵那樣的宿舍,許多人的床聚集在一起,集中管理,連洗澡也是像戰鬥澡一樣。宿舍生活人們通常會有兩種心境:一、離家好遠,在家有人照顧;二、不受到家的管束,自由了。這和人的個性有關,有人喜歡變動、新奇的日子,有人喜歡安穩的日子。片中的男主角,在認識了「鬼」之後也習慣了學校的生活於是喜歡學校,而「鬼」也讓他珍惜身邊的人、事、物,學會關心別人。

來分析「宿舍」這個「鬼片」文本,我們可以發現有一些signifier對於鬼這個意象是普遍存在於東方社會的,例如:停止呼吸會讓鬼看不見、死亡的過程鬼會重覆經歷、鬼在了了心願之後就會離開。受東方文化薰陶的我,至少覺得這些都是很合乎我對鬼的想像。(當然,影片中有一些鬼在陽光下的鏡頭,是不符合鬼的意象,但不妨礙觀影者的邏輯。)不知道這樣鬼的意象是否在其它文化脈絡下仍能成立。

泰國的電影真得是很有深度,「宿舍」是一部溫馨的鬼片,有許多友情、親情的互動;然而看看其它同樣來自泰國的鬼片,雖然是非常恐怖,但還是會有愛情的成分。不想看太驚悚的影片的觀眾,我推薦「宿舍」,保証你愛上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個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