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時,Tom Harrison發現在沙撈越河口有約四萬噸的礦渣,據推測,這種冶金技術和和中國的以固定爐灶的方式不一樣,而是一種較簡單的冶金技術,婆羅洲的原住民一直使用這樣的技術直到十九世紀。在沙撈越附近的礦產區(見下圖)的金屬製品流通於一些較多人口的地方如爪哇(Java)和峇里(Bali),這些地方或許沒有華人作為開拓者。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Chinese on the Mining Frontier in Southeast Asia》
馬來半島上的錫礦的開採則始於十世紀,並蓬勃於1580到1640年之間,這些錫礦用來供應給印度、中國、暹邏和爪哇的市場。開始由蘇丹控制、而後葡萄人加入、荷蘭人也加入,荷蘭人固定了價格、產量和特權,導致馬來半島上的錫礦產業只剩以前一半的產量。
中國對金屬品需求的轉變於十八世紀開始,中國降低來自日本的銅和銀需求,轉向東南亞的礦產。雲南附近的緬甸、老撾和越南附近的山區擁有銅、鉛、鐵和銀,從十八世紀開始大量的華人開始在這邊界地區採礦。中國人拜鬼神時,會燒冥紙,於是需要作為冥紙上的錫箔,東南亞的錫礦正好滿足這樣的需求。
也有一些來自廣東的華人被帶到邦加(Bangka),這樣的勞力運輸是透過一個具排它性的華人網絡。一群來自廣東梅縣的客家人組織了「公司」並由「大哥」帶領,於是來自中國的勞動力、資本和技術,使得東南亞的礦採和冶金都有長足的進步。巴領旁(Palembang)的貴族和荷蘭、英國等殖民勢力都想方設法地欲主導這些地方的礦產業,於是大哥沒有用了、公司也逐漸被取代了。荷蘭人還利用邦加經驗去開拓馬六甲也使得馬來半島有更多的華人移民去採礦。
另外,華人礦工在婆羅洲的淘金則是基於當地統治者的需要。達雅人(Dayaks)放棄了採礦的工作,於是華人進來了,以一個密度更高、更機械化的方法進行開採。公司的制度在婆羅洲挺立並自治,許多豬仔(引自中國的勞工)因為欠債都在這個地方工作。
有人認為英國人在東南亞引進了各個族群造成了這個地區的複雜性。但《Chinese on the Mining Frontier in Southeast Asia》的作者認為是當地政權需求(為了開挖礦產)而引進華人礦工,也由於有華人礦工造就豐富的礦開發,殖民勢力才跟進東南亞地區。
我認為東南亞因為有華人和歐洲人的進入,而更多彩多姿。可惜的是,當時沒能引進非洲黑人,不然東南亞將可以是一個更有趣的地方。華人和歐洲人開發東南亞地區,運走了許多東南亞地區當地的資源,就全球而言雖然仍是能量守恆,但區域間就有資源分配的不平均,使財富只集中在少數人的手裡。倘若華人和歐洲人的開發能夠雨露均霑地和當地人(不只是蘇丹)分享,或許大家就能以贊同的態度去肯定華人和歐洲人對東南亞地區的開發。
我認為東南亞因為有華人和歐洲人的進入,而更多彩多姿。可惜的是,當時沒能引進非洲黑人,不然東南亞將可以是一個更有趣的地方。華人和歐洲人開發東南亞地區,運走了許多東南亞地區當地的資源,就全球而言雖然仍是能量守恆,但區域間就有資源分配的不平均,使財富只集中在少數人的手裡。倘若華人和歐洲人的開發能夠雨露均霑地和當地人(不只是蘇丹)分享,或許大家就能以贊同的態度去肯定華人和歐洲人對東南亞地區的開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個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