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文裡的「字」和「詞」?從英文的詞位的研究可以得到的啟示(取自謝國平《語言學概論》的〈構詞學〉)

100_8794 
構詞學,主要研究語詞的內在結構、功能,以及其規律的學科,很大部份是討論詞位(具有音義結合的最小單位)的問題。

可以拿來造句,直接使用的,就是「自由詞位」;其它無法單獨使用的,則稱「附著詞位」,依據詞位的自由度,我們可以判斷其是「自由詞位」或「附著詞位」。在中文裡,很多一個字就是一個詞,都可以直接造句。

按功能分,則有「衍生詞位」和「構形詞位」。「衍生詞位」會產生新的詞項,可改變詞類。例如:美化、綠化、社會化、同化、異化,使詞項改變詞類、改變語意。「化」的後綴;詞項內部的各部份詞位的語意關係,不會影響詞項之外;適用於同一類詞的一小部分;「構形詞位」第三人稱、單數、動詞後加s和es,沒有產生新的詞項,只在特定的詞類後,例如s在動詞,使用一個詞項產生另一個形式,詞類不變。語意不全部改變,詞類不變;影響整個句子,主格、時態、句子和詞項之類語法和語意的關係,擴及到句子裡;對於主要詞類而言,適用於大部份。

衍生詞位和構形詞位同時出現,誰先?衍生詞位先進行變化,構形詞位在之後變化。

例如:
lead
leader:er為衍生詞位
leaders:s為構形詞位

關於詞位,我們還可以有以下認識:

一、詞位依照其語意分量的輕重而分,可以有「語意內容詞位」(詞根、衍生詞位)和「語法功能詞位」(封閉性詞類、構形詞位)。

二、詞位和音節的關係。中文裡,大多數一個詞位就是一個音節;英文裡頭,可能會有兩個音節以上詞位。

三、最理想的狀況是,一個詞位對應一個語音形式。中文裡,二十一個聲母、十六個韻母、四個聲調去排列組合所能產生的語音有限,然而中文裡的漢字中,光《說文解字》就收有九千三百五十五個字,電腦裡頭的正體字則有一萬三千多字,《康熙字典》則有四萬多字,同一個音裡頭就會有好幾個詞位。即便英文裡,two、to和too也是會有同音異義的情況。

四、同一個詞位,在不同語音環境裡,會有不同的語音形態。例如:英文複數的詞尾-S會跟前面清濁音也改變。華語中,兩個三聲字重疊時,前面的三聲會唸二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個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