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動機和第二語言習得,可以用什麼框架進行?

動機在第二語言習得的文獻中,一直有許多討論。有很長一段時間,文獻認為動機是一個穩定且線性的關係;但是,近二十年來,也開始有比較動態的觀點。主要是因為,這些關於動機和第二語言習得的研究都是在不一樣的脈絡下進行,這使得動機對於語言學習有不一樣的關係(Masgoret & Gardner, 2003) 。另外,之所以有許多學習者對於第二語言學習的動機減弱,除了教學方法之外,學習者的心理變化,例如拒絕整個學校系統也可能是原因。CLIL有沒有辦法使動機改變呢?


Seikkula-Leino (2007)的研究發現雖然學習者在CLIL的課程下比較有動機去學習,但是他們對於自己的外語能力和非CLIL的同學相比,卻比較沒有自信。Dörnyei (2009)曾經提出「第二語言動機性自我系統」(L2 Motivational Self System)用以探索學習者認同和學習環境。Heras and Lasagabaster (2015)亦使用此框架研究學習者在CLIL的課程下的自我認同。

第二語言動機性自我系統包含三個組成:理想的第二語言自我(Ideal L2 self)、理應的第二語言自我(Ought-to L2 self)以及第二語言學習經驗(L2 Learning Experience)。理想的第二語言自我是所有人們在第二語言中想擁有的特質,如果學習者想成為會學二語的人,這個就會是一個強大的動機去使真實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之間的鴻溝逐漸縮小。而理應的第二語言自我則是那些被認為應該要有擁有,但是要避免負面結果的特質,這並不是個人的慾望或希望。這比較多的是外在誘引,而不是內在驅動的工具性動機。第二語言學習經驗則和學習環境有關,例如老師、課程、同儕或成功經驗。


References

Dörnyei, Z. (2009). The L2 motivational self system. In (), Motivation, language identity and the L2 self (Vol. 36). Multilingual Matters.
D{\"o}rnyei, Z. & Ushioda, E.D{\"o}rnyei, Z. & Ushioda, E. (Eds.) (2009). Motivation, language identity and the L2 self (Vol. 36). Multilingual Matters.
Heras, A. & Lasagabaster, D. (2015). The impact of CLIL on affective factors and vocabulary learning.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19(1), 70-88.
Lasagabaster, D. (2008). Foreign language competence in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courses. The Open Applied Linguistics Journal, 1(1), .
Masgoret, A.-M. & Gardner, R. C. (2003). Attitudes, motiva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 meta--analysis of studies conducted by Gardner and associates. Language learning, 53(1), 123-163.
Seikkula-Leino, J. (2007). CLIL learning: Achievement levels and affective factors. Language and Education, 21(4), 328-34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個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