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Early Colonial Empires and Chinese Migrant Communities》三

海峽殖民地 商人們與東南亞的貿易有季節性,隨著季風往返中國和東南亞。然而,有些地方如巴達維亞得花比較多時間,商人留在那邊的時間就會超過一季了。清朝的國防政策一開始禁止海上貿易,因為東南沿海和台灣都有一些反清復明的勢力。但利之所趨,大家還是偷偷地進行貿易,海上貿易是如此重要,特別是對於那些較富裕的省份,這是不可或缺的生計。

我讀《Early Colonial Empires and Chinese Migrant Communities》一

照片 232 華人移民在東南亞擴展華人社群主要透過兩種途徑,一是依服在歐洲殖民勢力下,其它沒有被殖民的地方,則是由當地的王國協助。我先分享前半,也就是由華人和歐洲殖民者互動的部分,這包括馬六甲(Malacca)、馬尼拉(Manila)和巴達維亞(Batavia)。在歐洲殖民者進入東南亞地區前,東南亞的華人有兩種角色,中間人買辦的角色和自主管理的武裝政權。歐洲殖民勢力進入之後,華人是屬於第二階層的,低於歐洲殖民者,但高於當地土著。

我讀《Early Colonial Empires and Chinese Migrant Communities》二

rama-1 在大航海時代,歐洲人來到東南亞,殖民了巴達維亞、馬尼拉、馬六甲等地,但仍有一些地方由原本的王國所治理。在這些地方,華人是中間人買辦、城市建立者,也是賦稅的來源,許多地曲如暹邏、越南、柬埔寨、老撾和緬甸還給華人特許的場地去進行貿易。當地的統治者既有來自中國外匯的收入,有來自當地人民的稅收。日本是個較特殊的地方,不過基本上,相較於歐洲人,日本人比較歡迎華人。

我讀《吉隆坡開拓者的足跡-甲必丹葉亞來的一生》

葉亞來葉亞來是開發吉隆坡的重要人物之一,不過若從剝削理論來看,葉亞來就是吉隆坡的郭台銘。另外,有個制度由「甲必丹」作為華人領袖,其由殖民政府任命,通常是馬來王候推舉或華人各方言族群提名,我想這也加強葉亞來剝削馬來人和華人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