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Charles Li和Sandra Thompson的《漢語語法》

準備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暨研究所博士班期間,關於漢語語言學考科,我閱讀了謝國平老師著作的《語言學概論》、鍾榮富老師著作的《當代語言學概論》、李查理和珊卓湯普森(Charles Li&Sandra Thompson)著作,黃宣範譯的《漢語語法》以及彼查卡內諾(Preecha Khanetnok)的《An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準備考試的過程是漫長而煎熬的,一方面擔心什麼沒讀到,於是什麼都讀;一方面又覺得什麼都讀了,所以什麼都不想讀,人們總是自己苦吃。我把閱讀過的心得都放在部落格上了,為方便尋找,本篇配合《漢語語法》的目錄,加上連結以方便有需要的朋友連結、閱讀。

我讀Charles Li和Sandra Thompson《漢語語法》的〈國語之語言型態〉

華語的基本結構有四個參數:一、詞語結構之複雜性;二、詞語的音節數;三、主句子的基本取向為「主題」和「主語」;四、詞序。

我讀鍾榮富《當代語言學概論》的〈語用學和言談分析〉:言談與言談分析(焦點及訊息表達、語涵理論、關聯理論)

傳統的語法研究以句子為單位,而將句子放在言談(discourses)或篇章來討論,討論句子在言談中的角色,則稱為言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我讀鍾榮富《當代語言學概論》的〈語用學和言談分析〉:預設、衍推、指代詞、語言行為理論

「預設」(presupposition)指講話者在對話之前即已經擁有的立場、觀念、想法。由語詞本身即可透露預設的涵義,稱為「語義預設」(semantic presupposition),例如:another(再、另)、again(再、又)、also(也)、too(也)、once(曾經)、more(多些)。另外,除了語詞的預設外,若因社會文化或語言的前後文而衍生的預設則稱為「語用預設」(pragmatic presuppos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