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朝奮在《漢語語言學導論》中的〈漢語構詞學一〉中,的類曲折詞綴(inflection-like affixes)除了「了」之外,還提到了「過」和「著」。
了:華語文教師必備的基本語法(源自孫朝奮(Chaofen Sun)的《漢語語言學導論》(Chinese: A Linguistic Introduction))
英語用「時態」來表示事件在時段內發生的狀態;華語則用「時貌」來表示事件在時段中進行的面貌,其具有某個視角。「了」和時段較無絕對的關係,而我們可以比較清楚地說「了」的使用,在於有事件結束的終點。同時,「了」不同於「完」,「了」是有一個任意性的終點,但「完」則是一個自然的終點。所以帶「了」和帶「完」的句意,會有稍稍不一樣。例如:
YouTube線上直播:聯合新聞網(UDN)、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華視新聞
我們很難為「網路電視」下定義,因為這是包括,電腦、網路、電視、即時、同步,甚至更多元素彼此交錯,而且仍在發展的技術。今年墾丁春浪音樂節,似乎就透過youtube線上轉播的方式,直播在大雨中仍然搖滾的演唱會。YouTube線上直播的技術已經很久了,但似乎仍未商業化。
向《忠烈楊家將》(Saving General Yang)說《明天記得愛上我》(Will You Still Love Me Tomorrow?)
埔里的山明電影院的電影場次似乎存在著一種邏輯,比方說,它會將《航海王:Z》和《奧茲大帝》排在同一廳,因為國小、國中生們喜歡這樣有點魔幻的電影。今天我看了《忠烈楊家將》(Saving General Yang)和《明天記得愛上我》(Will You Still Love Me Tomorrow?) ,它們也可以理出一個表面的邏輯,例如:都是華語電影,但我覺得它們傳遞出更多訊息,下面分享兩部電影的心得: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