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項目反應理論(Item Response Theory)下,怎麼理解「難度」這個概念?三種取徑。

在項目反應理論(Item Response Theory)中,要描述一個項目的「難度」和古典測驗理論(classical test theory)有不一樣的方法。在古典測驗中,一個項目的「難度」被認為是參與答題者人中答對該項目的比率,越多人答對,難度越低。在項目反應理論中,我們可以從三個取逕來理解項目的難度。

在古典測驗理論(Classical Test Theory)中計算信度(reliability)

古典測驗理論(Classical Test Theory)中,存在一些假設:
一、Observed Scored = True Score + (Measurement) Error
X = T + E
二、mean(X) = T
三、Corr(E,T) = 0
四、Corr(E1,E2) = 0
五、Corr(E1,T2) = 0
如果平行測驗的兩次所觀察到的分數滿足上述五個假設,則兩次的真實分數(True Score)相等,兩次的van(E)相等。
van(E)為每一個題項(item)的變異數的總和。

輕鬆學習泰語聲母中、高、低子音

如果有一個「外星語言」,它肯定比起地球上,任何一個「外國語言」更難。地球人的發音部位、發音方式、聽覺器官都是同一套。至少不是像《降臨》裡頭的七肢桶語言,女主角形容就像「一隻濕漉漉的狗抖掉毛皮上的水時發出的聲音」,畢竟七肢桶有和地球人完全不一樣的發聲與聽覺器官結構。那為什麼我們學習外語會亂無章法,覺得理不出頭緒呢?我認為是因為我們太過於專注於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的差異,而忽略了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的共性。地球人能夠學好自己的母語(第一語言),就勢必能夠學習好外語(第二語言),至少比學習外星語言容易。

開口說泰語(Spoken Thai)單元3:Meeting People

北伊利諾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泰語課程音頻配合投影片之後,放上不一樣的配樂供學習者學習泰語。此單元為學生挑選之感興趣的單元,不一樣的配樂不知道是否有不一樣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