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東南亞協會國家專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東南亞協會國家專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東南亞協會(ASEAN)對泰國的影響

100_0318 
不知道這是偶然還是必然,我身邊的泰國人都和我討論著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台灣稱「東協」,大陸稱「東盟」)的相關事情。從前幾週開始,法政大學的東南亞學程,也因為有「東協日」停課一天。我就我所記得的,跟大家分享分享。

我讀 《Transnational Violence and Crime in Southeast Asia》二

Piracy: it's a crime 續前一篇文章,「我讀 《Transnational Violence and Crime in Southeast Asia》一」。跨國組織犯罪(TOC,Transnational Organized Crime)有以下活動:毒品販運、人口販運、軍火販運、走私、洗錢、偽造貨幣、偽造證件…等。根據東協於峇里島的合作聲名中,杜絕「毒品販運」為其打算密切合作的項目。然而,國家警察能力和司法體系不能發揮作用,加上貪污的情況,都使得國家面對這問題時,心有餘而力不足。更甭提許多國家中的國族主義者在面對和其它國家司法爭議解決時,會產生的問題。東協有個每兩年召開的針對跨國犯罪召開的部長級會議(AMMTC,ASEAN Minister's Meeting on Transnational Crime),此會議擴張後,包括中國大陸、日本和南韓都加入。在跨國犯罪裡,東協內部最感到感冒的就是海盜、毒品販運和人口販運的問題。

我讀 《Transnational Violence and Crime in Southeast Asia》一

hizbollah2 《Transnational Violence and Crime in Southeast Asia》主要討論兩種在東南亞地區的跨國危脅,其分別為恐怖主義和跨國組織犯罪。國家在這些挑戰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必須去找到能夠處理這些危脅的機制,並同時兼顧主權和管轄權。下面依恐怖主義和跨國犯罪依序介紹其在東南亞發展和各國之間合作的情況:

我讀《Environmental Issues in International in Southeast Asia》二

dam! 東南亞地區大量的森林消失造成了氣候變遷,也破壞當地的生物多樣性。基於需求面,幾乎所有亞洲國家,都沒有法令禁止非法砍伐的原本進口。國家政府試著透過執照、限量、保留林等來管理本國的森林資源,例如:中國禁止國內伐林。結果,緬甸成了提供中國木材來源的國家。泰國也是為了滿足需求,從緬甸、寮國和柬埔寨進口林材。據估計,光二○○○年到二○○五年間,柬埔寨就少了三十巴仙的原始林。寮國、馬來西亞都禁止木材出口,但總是會有非法走私的木材。現在這樣的風氣,也將從泰國、菲律賓漫延到印尼這個東南亞之肺。

我讀《Environmental Issues in International in Southeast Asia》一

Haze 經濟發展似乎和環境保護是魚與熊掌不能兼得的議題,東南亞地區許多國家政府都以經濟發展為名,透過濫用及不具效率地使用著森林、土地及水資源,絲毫沒有僅慎、警愓之意。而且往往這影響的不只是當地的環境,這還可以影響區域或全球的環境。東南亞地區相較於西方較發達國家,對於環境的關心的想法較晚發展,而在東南亞地區對於發展迫切需要的時候,綠色合平組織的執行長說:「東南亞在拯救地球的戰役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我讀《Conflict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in Southeast Asia》

111-SC-355216在面對國家利益時,國家們通常是處在競爭的狀態的,更甚者是衝突的,通常處理國家之間的衝突有以下方式:外交手段、調解、仲裁、法院裁判、恫嚇或訴諸武力。在東南亞地區國家之間的衝突存在著東協這樣子的組織,但其存在的價值,提供了不同於以往的型態,是另一個特殊的途徑,我們稱之為「東協模式」(ASEAN Way)。其假定共同的利益是和平、和諧,穩定地區域國際秩序,其具體作為是透過協商和共識。其原則有二:一、不允許兩造之間的爭議影響了區域穩定和破壞了東協自身的功能;二、不讓東協國家和非東協國家之間的議題,使東協內部的關係有負面的影響。

我讀《ASEAN and the G8》

g8-protest東南亞國家協會是不是能夠在擴張後的八大工業國組織(G8)中找到位置?我們可以從兩個地方來切入。一、沒有G8的認同的國家能夠立足取決其國家的經濟主要是依賴其經濟成長率和國民生產。二、來自G8國家以外的國家如何能夠實現其國際理想,在它們被邊緣化的同時。然而,如果G8能夠將東協納入,那麼以上的問題將可以解決。那麼,東協和G8之間又各自有什麼價值能夠滿足對方呢?

我讀《Non-Traditional Security and China-ASEAN Relations: Co-operation, Commitments and Challenges》

Tranquilandia cocaine complex, Colombia我這個人並不是很喜歡先入為主地預設立場去看文章,所以我先看完蔡鵬鴻的《Non-Traditional Security and China-ASEAN Relations: Co-operation, Commitments and Challenges》再來解讀這個人。這個作者有兩點讓我認為他是來自中國大陸的學者:一、過於突顯中國大陸在面對美國時的不足;二、一石二鳥(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的英文露餡。之後,我求教於谷歌,果然他就是中國大陸的學者,而且是上海社會科學院亞洲太平洋研究所,他的專長是「東亞國際政治經濟關係」。

東盟 +1 +1或中國? 區域主義的政權利益東盟中國關係(何啟良著,洪銘謙譯)

 改變,由於中國的外交攻勢,在過去的兩年中,特別是積極推動簽署自由貿易區(FTA)的。從而成為第一東北亞洲國家加入東盟 +3以及日本和韓國。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中國正試圖鞏固其“內幕”的角色,在該地區。針對聯合國的國家的軍事和經濟存在。在中國與東盟自由貿易區包括促進貿易和投資,實現自由貿易的十年內(2010年)和發展的湄公河次區域(涉及雲南,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和越南)。

我讀《THE CHANGING POLITCAL ECONOMY OF TAIWAN’S AND CHINA’S RELATIONS WITH SOUTHEAST ASIA: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China West Air Take-Off
我認為顧長永老師是個對中華民國有感情的人,也是個愛台灣的人,我讀了他所寫的《THE CHANGING POLITCAL ECONOMY OF TAIWAN’S AND CHINA’S RELATIONS WITH SOUTHEAST ASIA: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我認為他愛之深,責之切。本文章討論了台灣和中國大陸與東南亞的關係,台灣人讀台灣人寫的文章總是特別覺得親切,下面分享筆記和心得:

我讀《TAIWAN'S DIPOMACY IN SOUTHEAST ASIA: Still Going-South?》

Taiwan Beer我剛剛讀了陳傑(譯音:Jie Chen)的文章,他是西澳大大學政治與國關的教授,不知道是哪裡人,不過感覺應該是華人,可能是新加坡人,因為他的英文很怪。比方說「beef up」,這種很怪的英文,文章有點像是中文翻譯成英文的,但我也不太肯定。我讀的是《TAIWAN'S DIPOMACY IN SOUTHEAST ASIA: Still Going-South?》,下面和大家分享筆記和心得。

我讀《Regionalism and Regime Interests in ASEAN-China Relations》

WTO Public Forum 2010中國大陸在經濟層面的崛起,在國際環境裡,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特別對東協這個組織有很影響。此外,還有三件事牽動並改變著東協對區域和國際關係的觀點,那就是一九九七年的亞洲金融風暴、日本失落的十年和美國領導在東南亞地區展開的反恐行動。中國大陸一直想方設法地想要鞏固其在區域內的角色。關於此,有人指出,東協面對中國大陸時也要注意政治相關的影響。東協處在一個相當尷尬的地位,一方面中國大陸和東協在爭取外國直接投資和出口市場這一方面是競爭的,但另一方面,東協又不能忽視中國大陸這一個廣大的市場。

《中國與東協的關係》(by顧長永)聽講心得

2008 Summer Olympics - Opening Ceremony - Beijing, China 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 - U.S. Army World Class Athlete Program - FMWRC今天下午台灣東南亞研究學會的理事長暨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的顧長永老師到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進行《中國與東協的關係》的專題演講,我覺得很多內容和《Logic of China-ASEAN FTA: Economic Statecraft of "Peaceful Ascendancy"》是能夠相呼應的,下面分享我的心得和筆記:

我讀《Logic of China-ASEAN FTA: Economic Statecraft of "Peaceful Ascendancy》

Globalization冷戰後,東亞地區的經濟和政治秩序都產生了莫大的變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中國大陸的崛起。中國的崛起可以歸因於以下幾個因素:中國持續且穩定的經濟成長;日本相對衰退;公元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美國對所謂的「恐怖」主義宣戰,包括對伊拉克的重建工作和來自北韓的挑戰。中國經濟版圖的擴張被視為是一個機會,加上貿易自由化的推動,東協把握這樣的時機和中國大陸發展關係。

《新加坡的國際觀》一(by薄智躍)聽講心得

Singapore Parliament House @ the Heart of the City我們會希望自己有「國際觀」,但常常每個人對「國際觀」的理解和定義是不一樣的,姑且先將「國際觀」定義為對國際情勢的觀點或看法,我們將新加坡視為一個主體,假設新加坡是一個有國際觀的國家,那麼它的國際觀大概都是來自己於李光耀。今天聽了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的薄智躍老師的《新加坡的國際觀》,頗有心得,和大家分享:

《新加坡的國際觀》二(by薄智躍)聽講心得

Singapore River where it all begins...從不同的角度看中共建政六十年的閱兵,會有不一樣的詮釋,李光耀看到一堆新武器,而感到威脅,正如新加坡獨立之初,聽到要「護送」的電話,便起了憂患意識;台灣媒體看到的閱兵是鏗鏘玫瑰的女民兵方隊;新加坡網友看到的同樣是女民兵,不過焦點在中國籍的張元元於取得新加坡永久居留權後,仍參加報效祖國的女民兵。

我讀《ASEAN and Regionalism in Southeast Asia》二

Mekong sunset公元一九七七年,東南亞國協領袖首次對外包括澳洲、日本和紐西蘭等國進行部長級的會議,主要有兩個階段:第一階為東協和十個國家(ASEAN+10)進行閉門會議,進行了包括國際經濟、政治和安全議題的對話;第二階段,則分別對各國開會,檢視東協與各別國家雙方的關係。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兩次取消和東協對話的機會,第一次因為美國涉入中東議題,第二次因為緬甸有袈紗革命而美國不願加入對話。

我讀《ASEAN and Regionalism in Southeast Asia》一

Weapons Cache 我們常常把東南亞國協拿來和歐盟比較,在這樣的比較下,我們會對東協的整合感到失望,然而東協的成功或失敗是取決於我們如何衡量它以及外在力量如何和其互動。在不妨礙各成員國主權和影響國內治理的前提,進行有共識的決定,為所謂的「東協模式」。各國家的領導者在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我讀《The International Actors in Southeast Asia》一

gift terrorism東協十一個國家中,雖然沒有一個能夠有獨自的力量和美國或中國比擬,但是知道東協各個會員國,仍有助於我們理解東協的決策或矛盾。簡單地幾句話來把東協各國在國際關係中,可能觸及的資訊。